悉尼租客贾思敏(Jasmin)与杰森(Jason)为了在区域城市沃东加(Wodonga)投资房产,支付了13,000元请买房顾问代为寻找、评估与谈判合适房源。
他们原本以为这是节省时间和精力的明智投资,却没想到交易完成后迎来的是一连串隐性问题。
房产交接后,物业经理列出了多项必须修复的缺陷:电器无法使用、天花风扇弯曲、开关缺失、水管破裂,以及堆积如山的垃圾。
账单高达15,000元,还有因无法出租造成的租金损失。顾问此前承诺设施完好,甚至未亲自验房,仅依靠视频巡查。
买房顾问行业:资质良莠不齐
业内人士指出,许多新手买房顾问缺乏实际经验。
本地中介拉塞尔·缪尔(Russell Muir)表示,在本地30年的从业经历中,他从未见过如此多仅依赖谷歌地图、未实地察看的买房顾问。
澳大利亚买房顾问协会(REBAA)主席梅琳达·詹尼森(Melinda Jennison)提醒,部分在线课程低至200元就能获得资格证书,却未涵盖关键法律要求。
不同州之间的互认制度也让一些顾问绕过必要的监督,独立操作。
经验与信任的价值
尽管存在风险,经验丰富的顾问仍为投资者提供实际价值。
墨尔本买家卢厄·史蒂文斯(Llew Stevens)使用顾问参与拍卖,仅花3,000元获得专业指导与竞价策略,最终节省了约10,000元,还免去了大量压力。
他总结:“经验才是真正的能力保障。”
而凯斯尔梅恩(Castlemaine)的顾问苏·埃德蒙兹(Sue Edmonds)强调,她坚持实地检查每一套推荐房源。
她认为,买房是情感与资金的双重投入,“没有经验,无法真正对客户负责。”
行业呼声:监管与自我保护
随着行业快速扩张,监管空缺与经验不足的问题被不断放大。
詹尼森呼吁加强监管、闭合漏洞,同时提醒消费者务必核实顾问是否持牌、投保,并遵循职业操守。
贾思敏与杰森拒绝顾问的退款条件,因为他们希望公开经历,提醒更多投资者谨慎选择。
这个故事不仅是个案,也折射出整个买房顾问行业的成长烦恼。
*以上内容系网友指点山河自行转载自星尚澳洲,侵权必删。
相关知识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