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地铁空间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公共场所”。日本地铁推出了一则以“大城市的女性都很美,但有时却不像样”为标语的广告,呼吁不要在车厢内化妆,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在享受地铁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如何创造文明有序的乘车环境依然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下面就和小居一起来涨姿势,看看各国都有哪些成文或者不成文的地铁礼仪吧。
日本:在优先席附近请切断手机电源
在日本,地铁里不能打电话是人人都知道的“铁律”。日本地铁里老年人多,有些人会安装心脏起搏器,而手机打电话的信号会干扰起搏器,严重的可能会引发生命危险。如果实在需要接听电话,人们会自觉到车厢连接处,一定会注意避开“优先席”(相当于老弱病残孕专座)。

德国:针对性禁止车厢内进食
在德国,地铁车厢内禁止两类事物,一是“味儿”,二是“剐蹭”:烟酒都会扩散味道,而且酒喝高了还会撒酒疯,不吸烟乘客更是痛恨吸二手烟;而像冰激凌、汉堡之类的食物,都属于“跑冒滴漏”类食品,很容易造成车厢不清洁,还可能沾到其他乘客身上。

美国:地铁“脏乱差”要求却很多
纽约的地铁可能令许多人感觉又爱又恨。一方面,纽约的地铁系统号称世界历史最悠久、最高效、最便捷;而另一方面,纽约的地铁设施旧、环境差,让纽约这个“世界之都”多少有些脸上无光。为此,纽约地铁去年推出一支短片,告诉乘客们在地铁里不可以跳钢管舞、不要乱丢垃圾、坐在座位上时不要腿张开太大、等地铁时不要超过等待线、不要硬挤车门、有必要时请让座等等。

法国:不要长时间盯着美女看
巴黎交通管理局公布的“现代旅客礼貌手册”建议:不要通过耳机大声放音乐;要抵制住“诱惑”,不要长时间盯着美女看;不要因别人踩了你的脚就抓住不放;手臂应盖住腋窝,不要令其暴露于车厢中;打喷嚏时应使用手帕等。此外,地铁不是随地大小便的地方。

新加坡:禁止携带榴莲上地铁
被喻为“水果之王”的榴莲,评价两极,很多人一看到它就掩鼻,也有人奉它为人间美味。不过如果你是榴莲爱好者,那么请注意:以严格出名的新加坡,地铁里的禁止标识明文规定:不准带榴莲。标识没有写明罚款金额,似乎是用劝说的方式,希望大家能不带就不带。

其实,无论在哪个国家,在地铁里吸烟、便溺、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播放音乐、吃味道重的东西等行为,都会对其他乘客造成困扰。如何摒弃陋习、让文明成为自觉,是我们共同的话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文字或图片转载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在线客服或发送邮件info@uhomes.com申请删除,谢谢。